65歲以上長期補充維生素D導致失智? 活性、非活性維生素D大不同
作家 / 醫食無虞駐站醫師報導
維生素D導致失智?真的嗎?
曾有新聞報導因為長輩長期補充了維生素D,導致失致死亡風險大增,讓很多有在規律補充維生素D的長輩朋友們感到害怕,而中斷了原本維生素D的攝取,實屬遺憾。
活性、非活性維生素D大不同
非活性維生素D
一般從食物或經由皮膚照射UBV,所獲得的維生素D2或D3都是非活性的。
活性維生素D
人體內非活性的維生素D,必須再經過肝臟和腎臟代謝轉換後才會變成活性維生素D : 1, 25-二羥基維他命 D(1, 25-dihydroxyvitamin D),進在人體產生生理作用。
而這篇報導中國衛院使用健保資料庫做研究,所選用的樣本為「符合健保給付活性維生素D的族群」,有以下四類:
- D依賴型佝僂症或低磷血佝僂症
- 副甲狀腺機能低下症
- 慢性腎不全引起之低血鈣症,並限腎臟功能失調(eGFR)
- 停經後婦女患有脊椎壓迫性骨折或髖骨骨折病患
皆為無法自行合成足夠活性維生素D的族群,而該研究根據統計發現有補充活性維生素D3的老年人,可能有有增加未來失智症和死亡的風險。
但兩者並不能混為一談
- 我們日常無論是從食物或營養品所補充的D2或D3皆為非活性維生素D,攝入人體後會依照生理需求轉化成活性維生素D再供人體使用。
- 而研究提到的維生素D為醫師處方才能開立的活性維生素D,因為常會造成血鈣的劇烈變化所以必須在嚴密監控下才能服用的。
總結
目前國健署依然建議國人每天依照建議劑量攝取維生素D,唯須要注意必須是非活性維生素D才可自行使用,而醫食無虞維生素D3噴劑為非活性形式,請大家放心使用。
延伸閱讀 認識維生素D:功效、來源以及5大挑選步驟
發佈留言